close
我總覺得 在我迷惘困惑的時候
就會出現來點醒我的人
只能說 際遇和緣分 真的是一種妙不可言的關係
品味shininn人生系列活動 推了很久
去了今天這次 我的感想是感覺之前錯過很多 老師你看你多利害@@
標題寫得很簡短卻不明確 加上主講的人我沒聽過(我想是我見識淺薄和功利)
而差點我又臨時變卦不想去 拖到最後5分鐘 才決定要自己去 一定要去
出了門 去到那 看了講師資料 其實我還是沒多大期待(自負= =)
但是 很值得的一次 最正襟危坐聽的一次 很感動一度都要哭了的一次
題目是<你今天update了沒?>
《2000年大趨勢》.約翰奈斯比-「21世紀,人類進步的關鍵:學習和改變的速率」
這個引子 給我解惑不少 我終於知道這個標題為什麼會如此下
人生最重要的財富一是健康 另一個則是希望也可說是夢想
但是在生活裡的我們 被現實和生活瑣事打敗 失去了作夢的能力
常常半途而廢 光說不練 或是失敗太多 就不在想了
於是對生活鈍化 對未來沒有遠景
所以我們缺乏的是遠景的教育 和 生活的態度
舉例來說 賴床是代表 懶 決心不夠 沒有鬥志(老師對不賴床的定義是不靠外力準時起床)
與鬧鐘數量和聲音大小無關
我們總是放縱自己 太散漫 沒有危機意識--->競爭力弱
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不知道夢想在哪裡
提出一個<白努力>定律
接著問我們 有沒有很努力學過英文? 結果是有沒有學的很好
有沒有努力算過數學? 結果有沒有真的學會
我們改變的效率太低 又容易半途而廢 凡事都用想的 要多看多聽
心態決定學習的深度和速度 也就是說企圖心很重要
要會自我行銷 拓展生活圈
不能只有專業價值 要擴大自己的附加價值 和通識能力
有個性的人做想做的事 有意志力的人做應該做的事-->我想我們多數都是有個性卻沒有意志力的人
做個有影響力的人 創造自己的價值
後面寫得很雜亂 演講的內容在腦子裡清清楚楚
不過包含老師的故事也要巨細靡遺的話 我看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釋得了的
吳淡如說 一場演講只求吸收到5%就好
而這場演講 我只能說 每一分每一秒 我都在吸收衝擊
這個老師 講話還漫有power的 很有高低起伏 也很幽默
不會讓人睡著 而且他的人生很豐富 看起來也很年輕
卻在大三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 32歲賺到第一個5000萬 退休
現在一天至少有四個演講 我不想這樣來強調他的成功
但不容忽視的是 這也是他一個成功的地方
他說他不聰明 也沒有光鮮亮麗的外表 但是他成功了!!!!
找到有人採訪他的資料 參考一下 很多跟今天內容一樣
全站熱搜